─格局及組成
古時的風水學家,認為一個「風水寶地」的模式是一種理想的背山面水,左右圍護的格局:建築基址背後有座山「來龍」,其北有連綿高山群峰為屏障;左右有低嶺崗阜「左青龍」、「右白虎」環抱圍護;有池塘或河流蜿蜒經過;水前又有遠山近丘的朝案對景呼應,基址恰處於這個山水環抱的中央,這個組合是非常標準的「風水寶地」。
這個格局的細分組成如下:
一.太祖山:山勢挺拔雄偉,巍峨壯觀,是基址背後的群山之首,附近群山有如護衛簇擁,其他支山脈就是從太祖山分支出去的。
二.少祖山:「龍脈」從太祖山分支以後,一路蜿蜒起伏,再有較高之山頭就是少祖山,它是界於主山和太祖山之間較有特色的山。
三.主山:又稱父母山、坐山、樂山、來龍山,是龍脈(來龍)盡頭的山,正常來說,主山下,便是結穴之所在。
四.龍穴:主山下結穴的地方,被認為是龍脈止息之處,生氣凝聚之點,是選址的最佳點。
五.明堂:龍穴之前的空曠之地,明堂有內外之分,緊靠穴前的平坦之地為內明堂,不宜太寬闊,可「藏風聚氣」。離穴較遠的稱外明堂,其宜寬闊忌狹窄,為得長久恒遠之氣場。
六.抱水:穴前的池塘或河流,呈半月形或環抱狀,抱水的作用,被認為是可使結穴之地生氣凝聚而不散氣,故好的穴場前必有水環抱,
如九曲水、玉帶水等。
七.青龍山:穴場左邊的山丘,也叫左輔、左翼、左肩等。
八.白虎山:穴場右邊的山丘,也叫右弼、右翼、右肩等。青龍山和白虎山左右圍護,有著藏風聚氣的作用,一般白虎山略高,青龍山較低,這是要讓西北方的冷風阻擋於外,而讓東南溫溼和緩之氣入穴場之故。
九.護山:青龍山、白虎山以外的山丘,這些低小的山丘,也叫砂山。
十.水口山:水流離明堂而去處的左右兩山,隔水成對峙狀,一般成對的稱為獅山、象山或龜山、蛇山,如淡水河出口,則形成「獅象守水口」的格局。
十一.案山:穴場之前隔水的近山,往往是低矮的小山丘,如案頭一般,故稱之。
十二.朝山:穴場或主山遙對的遠山,此山必須為平整,忌尖聳,而往往是穴場前的收束點和對景。
穴場背後的主山可作冬天來的寒風作屏障;面水可以接納夏天南來的涼風,爭取很好的陽光充足照射的條件,並可取得生活、生產、灌溉的用水便利條件;緩坡可避免洪水之災;左右護衛,廣植樹木且茂盛,即可形成封閉空間有利於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局部小氣候;而在戰亂時是易守難攻之地形。這就是古代所稱為極佳之「風水寶地」。
這種「風水寶地」,亦可稱為「太極法風水」,其組成如下:
後山(玄武)山坡及竹林,用之以破風,使上風慢,而下氣才能緩和。(破風緩氣 )
耢水田及水池之水蒸氣一直在蒸發,而遠方由上風所帶來之新鮮之三,因水蒸氣而界定住,所謂「氣乘風則散,界水則止」正是此理也。
而下氣與水蒸氣融合成一「太極流行之氣」,緩緩進入三合院中。(水界太極氣)
耥太極新鮮氣,經水氣之融合,空氣中較污濁之灰塵,會隨著落入地表,又順著小坡面上昇,此時汙濁重氣被坡面阻擋,而最輕最乾淨之氣,就緩緩進入門了。(坡面阻擋汙濁重氣)
耱清新之氣遇到了圍牆,而依八宅之法,門設在生氣、延年、天醫、伏位、三白等吉方,當然這是理氣法,是較迷信的方法。(吉門迎喜氣)
聟由於四週有圍牆,或無牆但為三合院或四合院,則氣被界住藏住在明堂(埕)內,左廂即青龍,右廂即白虎,氣聚而不散。(明堂聚氣)
聨大廳及左右廂房之門,均設有門檻,門檻也是可以阻擋重氣灰塵進入,而且門檻有神,可阻擋邪氣惡氣也。(門檻避邪氣)
可是一般人會覺得,以現在我們大部份的人居住於都市中,如何找到理想居住的「風水寶地」?這個問題其實不難解決,其實「風水寶地」祗是個概念,如要實現祗要注意我們日常生活的「陽光」、「空氣」、「水」、「坐」、「向」等即可,例如一般公寓房子,有的有窗,有的沒窗;有些東邊吸入朝陽,有些因西曬而引以為苦。當然房子最好是南北向開門窗最好。北邊的窗,光線溫和;南邊的窗可引入冬陽,南風,通風最好,房子可保持溫、濕度跟天然
氣候一致;台灣北部較潮濕,除了天然的通風之外,陰雨天,家裡少不了一台除濕機或一機三用(冷氣、暖氣、除濕)的空調機(俗稱窗型冷氣)。
臥房儘量不要放在東、西邊,因為有西曬的問題,而且再配合窗簾的使用,必可達到充足日照的好條件,且在前後陽台多種植綠色的植物,一方面可讓明堂不夠開闊的問題解決(有延伸感),當風吹進家中,可將行光合作用的植物氧氣帶進家中,使家中氣場(氧氣)加強,且綠色植物具有賞心悅目的感覺,定可讓人的心情穩定而愉快。
所以要有現代的「風水寶地」並不難,祗要細心的觀察,透過以上的介紹,抓住必要的原則,要想有健康、長壽乃至添丁、發財,能說不可能嗎?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